大学总结
摘要
不为无益之事,何遣有涯之生?
# 前言
大学已经过去三年多了,真的就是转瞬即逝。对我来说,照片的记忆最终会泛黄,文字的记忆却会萦绕在我的脑海深处,所以,我想记录下来。无论是高三时我一直坚持写的日志,还是大学四年我来一直坚持写的月记,都对我很重要,但在最后,我想做个总结,把这篇文章献给那个在他人看来那个变化很大,好像很厉害的自己。
# 转变
说一下我在大学中的几个转变吧,不是什么思想上的转变,应该算是状态上的转变。写这个话题的时候,发现其实在很早之前和“稳赢”聊到过,那时她还不叫“稳赢”哈哈哈,就大概是类似于“读了大学,你改变了什么,你究竟学到了什么”这样的话题吧。
后来我自己想了想,在大学,我改变了自己的状态,一个从“束缚”到“自由”的转变,一个从“要我读”和“我要读”的改变,一个从“众乐乐”到“独乐乐”的转变。
# 从“束缚”到“自由”的转变
在我读大学前的学生生涯中,我就一直感觉自己是收到束缚的,被学校束缚的,被家庭束缚的。
但是当我读大学的时候,在我有一整天的时间无所事事的时候,我发现我“自由”了。之后又被班级,社团,各种活动,期末考等所束缚的时候,我才发现,其实没有真正的束缚,只是自己束缚了自己,所以向往自由,我随时随地都是自由的,别人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去束缚我。
所以,我开始去安排自己的时间,从一天,一周,一月,一学期,一年这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。最后,发现对我来说效率最高的安排,是三天,因为很多时候可能都有意外,当然也有自己的原因,三天的效率最高,有百分之九十。我慢慢明白,自己可能是在长时间的规划上做不到百分之百的人。
# 从“要我读”和“我要读”的改变
这个说法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,高中的老师多有说过,但其实那时候听得多,却从未做到过,如今倒也算是做到了。
其实能做到这一点,可能是由于我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,在我骨子里的倔犟,这个犟脾气,可能太不明显,我自己也是后知后觉。体现在哪里?在我选专业的时候。其实很多高考生在那个夏天都不知道选什么专业,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我自己也是。但是,在成绩出来后,我查了目前就业工资最高的职业——程序员,也就选择了计算机专业,没错,我是冲着钱选的专业,很现实,我没考虑过自己喜不喜欢,老实说,一直以来,我对喜欢这个概念都很模糊,我只能察觉到对某种事物的不喜欢,有点扯远了。冲着钱去,一方面是学费真的是很贵,我想早点赚钱去还学费。另一方面,我不想让被人看轻自己,我即使高考没考好,在社会的第一层筛选中落败,但我不想认输,我想用工作去证明自己,尽管我上的只是个2b学校,但是我会成功。
尽管常常有程序员熬夜猝死的新闻,尽管很多人最后只是学会了一点皮毛甚至毕业后专业不对口,尽管我自己那时还是一个电脑小白,但是,我要读
我还记得,从知道高考成绩的十分钟后,我清楚,我要读,无言中地下定了决心。那时平常的决定,却影响到现在,所以在我大四的时候,我完全不担心找不到工作,没有能力等问题,我担心的是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。因为,我不再是要别人牵着走的小孩子了,我可以靠着自己的双脚前行。
这段时间,我也慢慢地感受到,只有自发地去做,这样事情才能做的更好,才能做的长久。
# 从“众乐乐”到“独乐乐”的转变
大概是从小开始都生活在大群体里,所以一直以为群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觉得人就应该是抱团在一起的。
在读历史的时候,知道群居只是为了能更好地防御大自然的灾害,让自己更好地生存而已。在读大学的时候,也慢慢发现,很多事情,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,你在与不在,对于别人也没有很大的影响,正如那句话,地球并不是少了谁就不会转的。这句话很久之前就明白了,然后很久以后,因为看多了日剧,看多了动漫,看多了书,发现地球确实并不是少了谁就不会转,但是在有些人的世界,少了某些人的存在,那这世界就已经结束了。
所以,我可能慢慢地变成了一些人眼里的孤僻,因为我发的朋友圈越来越少,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少,与别人的交谈也越来越少。可能是我品尝到了所谓的孤独,寂寞,享受到了独处,学会了独立,然后不懂得表达出来吧。其实我一直很羡慕,也很可怜,那些在集体中肆意欢笑,在独处时孤独无措的那些人。现在的我只能让自己做到,沉浸于个人的世界中,你想进来,我不阻止,你想离开,也随你的便,有缘陪伴一段路程已甚幸,不再奢求什么。我一直很想让自己沉淀成一杯醇厚的茶,也一直很想成为像折木奉太郎和Reborn那样的人。我已经很难再去热血起来,成为所谓的主角,我只是想过着平淡入水的生活。
大概就是从“众乐乐”到“独乐乐”的这个转变,让很多人说变成熟了吧,只是我懒了,奉行节能主义了,比起外在,我更想修炼自我,我不再需要一个很大的群体,我只需两三好友便已满足。之前说到模糊了喜欢的概念,但是我能明白一件事,我对于未知的故事,很是喜欢,我很喜欢从各个途径去了解别人的故事,看别人的人生,这也是慢慢想写小说的原因吧,也许有天,真的会写一部小说也说不定。
其实更多的转变是在一本书里——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我为这本书写了将近几万字的读后感。我的文笔有限,始终无法写出精髓,只是大致提炼成这样。这本书让我确切地看到自己的变化。在这里也向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安利这本书。
# 关于学习
我想讲下自己的学习过程,其实很普通,而且我还是处于一种入门阶段。具体来说,上手一个框架很容易,写写代码查查文档,不会的百度谷歌就可以了,能够完成一个项目。
但是就一个好的项目而言,尽管我已经拿到了中级软件设计师的证书,但是我确实是实践经历太少,只能达到可重复级的CMM(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)
对于架构还是不懂,区块链,大数据,AI等更是没有接触,前端的最新技术也没掌握,总是处于了解阶段。每次去看阿里,腾讯,网易,小米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前端面试题,总会自惭形愧。所以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下学期,我的两年半,还不如别人自学的一年,足以看到我的蠢笨,以至于我还是不能称自己为程序员,只能称自己为码农,而且算是码农中的菜鸟。事实就是如此。学了很多东西,但是忘的实在太快,所以还有得努力。
至于到底学到了什么?我只能说很多,很杂,我无法去归纳,我只能取出学习这一根树干,然后去体会它的枝繁叶茂。
- 大一上学期,新奇且迷茫
- 大一下学期,寻回初心
- 大二上学期,开始前行
- 大二下学期,更上一层
- 大三上学期,知己不足
- 大三下学期,稳扎知识
- 大四上学期,回首三年
# 大一上学期
加入新媒体,被师兄灌输了C语言,学的时候,我其实有在想,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门专业,但是还是咬牙过来了,从不想学,到强迫自己学,到现在觉得无所谓,只要不碰到算法,还觉得蛮有趣的。加入了计协,虽然基本上没学到什么,但是多次的修机实践让我慢慢了解了很多。而且很大程度上我现在的工具癖就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。
# 大一下学期
觉得这样的日子过的也不错,但是幸运的是我把高三的日志带到学校了,重温并想起来到华商的无悲无喜,加上一些个人情感,想起了初心,于是去知乎搜索了一番,决定走前端,因为入门简单,虽然初学者很多,很难深入,但是有明确的发展路线图,而且成本很低。我还记得那个四月,是我最艰难的四月,内心挣扎但是幸运地邂逅了二次元。我也在那时开始练起了吉他,基本上把慕课网的html,css,JavaScript的教程给过了一遍。在这里我想感谢 M 记,我还记得他曾经说过“你以为华商的教学能教给你什么吗?没用的,你得靠自己,华商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给你,剩下的都得靠自己。”这句话我想了很久,然后还干出了一件糗事,不过却是让我开始改变了很多。
# 大一暑假
懂得不多,坚持着对效率工具的追求,完善装系统的过程,以及学了至今在用的 Bootstrap。那时看的是李炎恢老师的教程,现在想起来,真的是细节好多。
# 大二上学期
留任了新媒体,我其实真的对师兄们很服气,我还什么都不会就把这个担子托给我,也不怕我撂担子不干,还好有了彬彬和老虎的加入。所以我也一边去学j**Query,php和mysql,然后接触git,svn,云服务,服务器,域名这些。**所以如果你们四个要是看到这篇文章,不要怪我当时总是没能回答你们的问题,实在是有些问题百度就行,而且我那时真的不懂太多。稍作一提,对于计协,没有留任,但总归是留了一点东西。因为学了Bootstrap,所以也做了摩纷的前端,只是实在是自己太菜。同时也进入了另外一个学院组织——网络技术与教育科,简称网中。拿到了英语四级证书。话说那时还真的是做了挺多事情的。
# 大二下学期
学了 Angularjs和Thinkphp,了解到MVVM和MVC模式,然后接触到了数据结构和设计模式。 加深了对网络的了解,对https协议和浏览器渲染也有了一定了解,使用的开发工具有了一定的配套流程。这个学期里,也做好了总结,薪火相传给下任新媒体成员。稍微帮网中的老师做了一点东西。
# 大二暑假
去了汕头新师路教育有限公司做前端实习,收益良多,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。还把驾驶证给考到手了,现在想起来,还是觉得很累且满足。
# 大三上学期
嗯,由于暑假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所以看了html5的新特性,看了css3,了解flex和grid布局,以及es6,虽然我用到的还是不多。另外接触了Vue,还去加深对JavaScript的原型与原型链,函数闭包等知识的了解。接触到更前沿的WebSocket,PWA等概念。
# 大三下学期
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真的是弱爆了,想着通过软考巩固下知识,最终拿到了证书却依旧没什么底气。然后,基本就没干什么了....
# 大三暑假
最后一个暑假,去扎实了一下 node 的基础,然后搭建服务器,备案域名之类的
# 大四上学期
没有找工作,如你所见,我整理了我学过的东西,完成了这个博客。其实还有很多专题没有写。比如 ES6 的专题, Vue 的专题,搭建前端脚手架的专题,前端测试的专题,但是目前来讲,已经算是不错的了。等过完年后,大概就会开始找工作了
# 总结
这三年多来的学习,我只在服务器上花了钱,然后有些走偏了,一直感兴趣于各种奇淫技巧,专注于无成本的学习。很多课程和开发工具,都是网盘见。学校也是乱七八糟的教程,除了自己学的东西,还被迫地学了 C#,Asp.net,Java,JSP,SSM,SQL Server,Oracle 等没打算去学的知识,总感觉自己所学甚杂。这三年来自己也有一些休闲活动,如大二打了一整年的羽毛球等,心情不好时总喜欢绕校园一圈等。
我这三年来最幸运的
- 是我一直有在努力,一直有在读书,陆续读了上百本。
- 是我入了二次元,是我存在那硬盘里2T多的动漫和日剧,虽然还有几百g还没看。
- 是我寄情于音乐和文字,学习了吉他和日语,写了很多杂文
- 是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儿。真的挺幸运有这三年的成长期。
最后,真正想学习的人千万不要学我,像我这样不上不下,对自己狠不下心罢了。真的要学会投资自己,接受知识付费的概念。其实三年来我所做的,也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所做的事情罢了,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,但确实弥足珍贵,我很珍惜我在华商遇到的人们,大家一起烦恼欢笑,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平凡的青春。
那么,到这里就结束了,并不打算等有缘再见,而是想见了,那就见吧。